为进一步优化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3月25日,学校召开了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校长徐海阳、副校长邬志辉,化学学院、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院、研究生院和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研制工作组详细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4+2”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的编制过程、设计思路以及主要内容。会议聚焦培养方案的优化完善与组织实施,进行了交流研讨和专题论证。
徐海阳在总结中指出,做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课程建设是核心环节。要基于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师范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持续强化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深厚的学科底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关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堂组织,强调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提升课程质量;创新培养模式,做好本研一体化培养的整体设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情怀深厚、教育理念先进、学科素养扎实、教育能力高超、领导能力卓越、教研能力突出、反思能力优良、自主学习擅长,能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并引领基础教育变革的创新型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东师力量。
邬志辉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他表示,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研制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学生学习规律,构建“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尤其要做好“大四”这一本研衔接关键阶段课程的设置;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具有东师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新模式。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是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的师范生培养改革,旨在优化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加强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学校高度重视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工作,未来将在前期研制《东北师范大学“4+2”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各专业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优化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