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教师展
2023-202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扶先辉

2023-202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扶先辉




扶先辉,南京大学理学博士,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20年。


教学理念

      

培养研究型学习意识,锻造科研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解读

          

将每堂课设计成一次科研活动的历程,展示在科学研究中通过深入探究基本概念,创造发展技术工具,从而解决典型数学问题,进而指导发展数学理论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记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授 扶先辉


        

在20年的从教生涯中,扶先辉教授始终坚守初心,将自己的专业发展深植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事业中,把学生的成长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坚实践行者,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师长。

科研工作中,扶先辉教授与合作者建立和发展了理想逼近理论,相关高水平原创性科研工作发表在国际一流数学期刊Adv Math、Proc London Math Soc上,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引发了许多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Adv Math、Trans AMS等的后续工作,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扶先辉教授将自己的科研实践体会积极融入教学,探索科研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每一堂课设计成一次科研探索的历程,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并深入思考,充分体会“提出问题-发展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建立数学理论”的科研思维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把科学研究的过程转化为创新能力发展的路径,从而引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近世代数》的教学中,他以著名的研究生教材GTM73为蓝本,课程讲授和讨论环节以及部分考试题目均采用英语表述,并为学生提供和课程相关且难度适宜的学术文献,使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得以逐渐提升,为后续个性化培养阶段尽快进入导师课题组奠定了基础。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扶先辉教授多次主动利用业余时间为本科生开设讨论班,在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引领学生发现学术兴趣点。由此,多名学生快速成长起来,如2015级刘俊琰硕士阶段赴波恩大学学习,现已获得美国北卡教堂山分校的博士offer,他多次表示扶老师的指导对他的专业成长带来的益处,“如果没有遇见扶老师,我绝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他指导的2019级叶子豪、2020级陈姝妍分别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二等奖。

2017年5月,数学、物理两学院筹建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基地实施学术导师制。他先后指导闫海怡(2017)、王一帆(2019)、曾飞(2020)都获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继续代数方向的学习,学习基础和能力深受相关指导教师的高度评价。

在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中,扶先辉教授与其他基地建设负责人一起,以“横向交叉、纵向贯通、个性化培养”的理念为指引,立足两学院学科建设规划,构建并实施了一套极具东师特色的复合交叉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一个开放、包容、学术氛围浓厚的学习社区。经过几年的探索,基地建设硕果初现。2019年和2021年,基地先后入选吉林省首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实现了学校数学、物理两个学科人才培养国家队零的突破。他所主持的《数理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获得2022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的支持。一批毕业生在进一步深造的过程中,学科交叉的基础优势开始彰显。2023年,21届毕业生徐卓获得“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行动计划资助,即将奔赴法国攻读博士学位,这是基地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人才培养是一名优秀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扶先辉教授深信这一点,并以身作则。20年的从教经历,对他而言,不仅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更是他不断突破、努力前进的动力。

个人经历

        
2008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应邀赴国外高校合作交流。2018年至今,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一职,主管学院科研与外事工作。                 

教学基本情况

 
                                                                                        


长期从事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包括《高等代数》《近世代数》《代数选论》《交换代数》《拓扑学》等数学核心课程。近五年主讲陆家羲数理基地《近世代数》课程。            


教学科研成果

 
                 
1.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建设的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2019年、2021年先后入选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一项(主持,2022)                  
3.与合作者一起建立和发展了理想逼近理论,多次在重要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在该领域中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曾获奖励

     
                 
1.《高等代数》课程改革和建设,2014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序3;           
2.理想逼近理论,2014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单独署名。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4-11-08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