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教学新星奖
崔晓春
崔晓春,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环境工程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7年。
教学理念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深耕细作、勤奋创新
教学理念解读
新时代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跨界整合的能力,将不同基础学科的知识熟练应用于专业问题的解决,才能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才能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创新源于勤奋,智慧出于多思,只有在一个方向上不懈地勤奋钻研,才能够拥有独特的专业素养、专业敏感、专业思想。
不忘初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记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崔晓春教师
成为一名教师,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成为崔晓春老师的一个梦想,那个时候他经常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而感到满足与快乐。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成为了他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深耕细作、勤奋创新是他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更能够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然后才会有更多的动力;创新源于勤奋,智慧出于多思,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一个方向上深耕,才能够拥有独特的专业素养、专业敏感、专业思想,然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执教7年以来,崔晓春老师承担过5门本科生、4门研究生及1门留学生专业基础课、专业实习课及毕业设计的教学任务。他心思细腻,虽然教授的课程很多,但他并没有进行机械的讲授,而是在教授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主动进行了课程的改革。他充分执行“创造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CAD的课程知识解决《工程力学》的计算问题。他将两门课程进行联动,从实例上呈现专业课知识互通互融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所学不同的专业课知识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将另一门课程知识熟练应用于专业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们受到豁然开朗的冲击感和获得感,进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本没有该课程学习任务的其他专业的同学偶然听过一次课后,主动提出要系统地学习CAD这门课,崔老师也十分耐心地为该同学协调时间并录制视频进行讲授。后来崔老师把该成果做成了案例,在“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进行了展示,与大家进行分享。他还紧跟时代发展,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及《工程设计ACAD》合并归一为《环境工程制图》。将现代绘图技术有机融合到传统手工绘图中,打破过去课堂手工绘图与现代绘图软件学习时的时空割裂,让学生更能清晰、系统地掌握现代工程制图的知识,提升其在未来社会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崔晓春老师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敬业精神和教学追求,热爱学生、学科和教学工作。他遵循教育规律,不忘初心,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结合环境专业问题,将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切实将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
个人经历
2008.09-2012.06 吉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2012.09-2017.12 东北师范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8.01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讲师
教学基本情况
主要讲授《工程力学I》、《环境工程制图》、《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本科生课程,《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物工程》等研究生课程及《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Methods》留学生课程。
教学科研成果
在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环境领域TOP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课题2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获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
曾获奖励
1.2023年获第三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2.202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201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202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