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教学优秀奖
李昕晖
李昕晖,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论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15年。
教学理念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培养有创造力的社会栋梁。
教学理念解读
新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大学教育应以文化的陶养开拓学生的视野与胸怀,以美的润泽激发学生的思想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理想,提升家国情怀和问题意识,在学科融通中实现知识、理论、实践和思想体系建构间的互动,成长为“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有用之才。
以一片赤诚之心为国育才
——记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昕晖教师
2008年,李昕晖从法国留学归国,希望将自己的所学分享给更多的学子,毅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回到从小长于斯的东师校园。
她深知,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太多的人过着远离艺术的生活,全民美育普及任重道远。她让学生们感受到每个人都肩负着改变这种现状的重任。未来的美术创作者和美术教师要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梦想,需要坚守的职业,更是一份需要大爱的职业。从教十五年来,她本人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她常跟学生们说,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育更是如此。她经历了美术教育系的重新组建和十年发展,不仅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个人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更与团队一道,以“多重基础”和“跨界融合”的基本思想建构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美术学(师范)专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二级认证的先行者。
转至美术史论系,她注重将自身在美术实践、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方面的经验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艺与术并重,道与器兼修”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们经历一种“贯通而求洞识”、“通达而识整体”的“人”的培养,增长智慧,发现自我,建立自信。
在她的课上,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各门学科之间的交融对话,认识到以美育人的要义和必备素养,能够主动地以思辨的眼光审视世界,以一个美育传播者的身份要求自己。比如在学科教学专业的《跨媒介艺术实践》课程中,以“视觉文化与思想—美术学科素养—视觉表达与教学能力养成”为教学核心,以开放性的、问题导向的系列专题让学生体验创意生成—创作实践—文字与口头阐释—实践总结与评价—美术教学拓展的教学闭环,启发学生在运用综合性媒材拓展艺术表达的同时,带着新的格局和角度看待美术和美术教育,为日后的创新性教学奠定基础。这样有挑战性的课程总是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在学生身上看到成长为卓越美术教师的潜质,是让她最欣慰的事。
以一颗赤子之心从事所爱之事,是倍感幸福的。她愿与学子们共勉。
个人经历
1997-2001本科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4-2008硕士分别就读于法国巴黎赛尔齐国立美术学院、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巴黎第三大学)文化传播专业,2010-2017博士就读于东北师大文学院文艺学(艺术理论方向)。2009年起任教于美术学院。
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科研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出版法语译作二部、编著一部,主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示范教材一部。指导学生获评吉林省优秀毕业论文,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展览入选等累计数十项。
曾获奖励
1.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个人全能二等奖
2.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教学展示单项奖
3.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专业能力展示单项奖
4.2018年获评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