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皓,女,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33年,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教育史。
教学理念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日新又新,教学相长。
教学理念解读
王凌皓教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习促发展,认真钻研学术问题,在自我积累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升个人的学术素养,学而不厌;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学生共同发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我既为师 以德为先
——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宋海春教授
“煌煌师道,至圣在前;漫漫长途,今立斯言。我既为师,以德为先;兢兢忘己,业业育贤……我既为师,以爱为念;严爱相济,惑解道传……”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出自东北师范大学于2018年6月发布的《师德公约》。“我既为师,以德为先”不仅写出了为人教师以德为重的责任,也道出了王凌皓教授一生“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从教理念。
1985年7月2号,背着少许行囊,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王凌皓教授由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至今已三十三年。在这三十余年中,她经历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到教育科学学院、再到教育学部的不同历史阶段,个人也从青春年少,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是学而不厌、爱生忠诲,奉献教育事业的热情不减,情怀不改。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一直是王凌皓教授的为师之道。她时刻谨记《礼记》中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至理名言,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履奉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王凌皓教授不仅以扎实的学识为学生“授业”“解惑”,更将“传道”作为责任和使命,立德树人。譬如2013级教育学专业的20名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王凌皓教授和诸多教育同仁的热情帮助和悉心指导,王凌皓教授常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筑自己的“教育梦”,当学生遇到生活、经济和学习上的困难时,倾心相授、以德施教,帮助学生打开智慧之门,截止到2017年10月为止,该专业20名本科生全部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王凌皓教授既帮助学生“追梦”、“圆梦”,又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储备高质量的生力军。
王凌皓教授在从教三十余载中自觉坚守精神家园,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实践着以灵魂塑造灵魂,以生命塑造生命,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操守,并以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涵养师德,遵循着“尊重的教育”和“创造的教育”理念,践行着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立志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从教至今,王凌皓教授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市级及校级的奖励表彰。如2012年获得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和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2016年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
个人经历
王凌皓教授于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任助教一职。199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任副教授,2004年至今任教授。
教学基本情况
王凌皓教授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主要讲授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学等课程。
教学科研成果
1.2016年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2015年度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3.2015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奖。
曾获奖励
4.学术著作《继承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于2016年获得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东北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一等奖。
5.2012年被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6.学术论文《古希腊教育思想学术原创性评析》,(《教育研究》201003)2012年获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省级,奖励部门:吉林省人民政府,通讯作者。
7. 学术论文《论先秦儒家的师生友朋思想》,(《教育研究》201108)2012年获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省级,奖励部门:吉林省人民政府,通讯作者。
8. 学术论文《孔子原创性美育思想理论及实践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103,于2012年12月获第五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奖励部门:长春市人民政府第一位,第一名。
9. 学术论文《论国际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原载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优秀论文类二等奖,第一名。
10.学术著作《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于2007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一等奖。
11.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中国教育史纲要》该教材于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2013年两次再版,获得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第一名。